側邊選單開關

關於分署

水保做好沒煩惱 農村幸福樣樣好
:::

2025年建築園冶獎-公園綠地景觀類(貢寮區雞母嶺水梯田環境改善工程)

2025建築園冶獎
公園綠地景觀類
貢寮區雞母嶺水梯田環境改善工程
設計監造單位:艾力肯創意生活有限公司
施工廠商:龍鋒營造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美豐里豐珠社區,舊稱「雞母嶺」,為淡蘭百年山徑北路主線的重要節點,亦是蕭氏家族自清代以來世代開墾的水梯田聚落。然因人口外移與產業轉型,梯田已廢耕逾三十年,逐漸演替為次生林,造成水文系統破壞、生態單一化、田埂崩塌及文化記憶消逝等問題。
    為重現「里山」永續農村風貌,本案在社區、學者與生態團隊共同參與下,確立三大目標:
    (一)轉型創新用途 —— 恢復梯田蓄水與灌溉功能,達成農村永續地景與棲地修復。
    (二)融合地名意象 —— 彰顯藍腹鷴、黑鳶等在地生態符號,延續文化底蘊。
    (三)整體規劃體驗 —— 結合復耕田區,打造兼具生態、生活與休憩的多元場域。

二、工程主要施工項目:
  本案以水環境修復、動線串聯及景觀營造成主軸,主要項目包括:  
  (一)水環境營造:
        1.水庭區1,427m2 
        2.淺水灘整地32m2
        3.攔水壩4處
        4.拋石護岸97m
        5.砌石護坡155m2
  (二)休憩與動線設施:
        1.田埂路388m2
        2.泥結碎石鋪面290m2  
        3.砌石階梯27m
        4.石板橋2座  
        5.過溪跳石2處
        6.樹平台1座
        7.石條座椅20座
        8.地景導覽牌12面
        9.公共藝術迎賓意象(藍腹鷴)2座
      (三)園區綠美化:
        1.植栽1,175m2
        2.綠美化861m2
        3.四季植栽設計(金毛杜鵑、金花石蒜、紅果金粟蘭等)

三、工程之創新、挑戰及周延性:
      (一)創新性:
        1.水庭景觀化—首創「水庭」設計,將濕地演替過程具象化,融合教育、休憩及美學價值。
        2.在地文化轉譯—藉藍腹鷴、黑鳶等鳥類意象,設計迎賓藝術及「鳥巢樹平台」,深化文化認同。
        3.里山體驗場域—將農事、食農教育與生態觀察結合,創造具生活、生態共融的休憩空間。

      (二)挑戰性:
        1.工序調度嚴謹—工期150日,需避開雨季高峰,並精準掌握乾砌石護坡、拋石護岸等高難度工法。
        2.社區活動干擾—基地鄰近淡蘭古道,遊客頻繁,施工期間嚴格分區隔離與動線導引,達成零工安事故。
        3.水源不穩定—藉重力式引水系統與傳統「牛踏層」工法,恢復梯田穩定蓄水能力。

      (三)周延性:
        1.全齡動線設計—泥結碎石鋪面與田埂路兼具透水與承載力,提升安全舒適度。
        2.低碳與永續—大量使用現地石材、古厝遺構再利用,減碳量達131.67 tCO?e;另栽植原生喬木與灌木,創造每年106 tCO?e碳匯。
        3.人文物候轉譯—栽植金毛杜鵑等具季節意象植栽,將農業節氣轉化為文化景觀。

四、生態環境維護之措施(包括自然生態工法)
      (一)生態檢核—工程前完成生態調查,確認黑鳶、藍腹鷴、斑龜、朝雲細蟌等物種棲地需求。
      (二)乾砌石工法—就地取材,兼具透水性與文化美學,重現梯田護坡智慧。
      (三)農林混植—交錯配置農田與林木,形塑森林—農田—濕地的多樣生態拼圖。
      (四)瀕危物種復育—建立金花石蒜及紅鬚稻復育區,結合農耕環境推動物種保護。
      (五)柔性水域營造—規劃蜿蜒水道、跌水與親水灘地,增加蛙類、蜻蜓、魚類與昆蟲棲息環境。

五、工程優良事蹟及顯著效益
      (一)工程優良事蹟:
       1.社區共管共榮—由品味貢寮協會與地方居民協力維護,建立長期永續機制。
       2.多元合作—結合NGO、學校與企業ESG行動,形成跨域合作典範。
       3.工安零事故—施工期間雖鄰近淡蘭古道人潮眾多,仍達成零職災之佳績。
      (二)工程顯著效益:
       1.地方活化—提供農耕體驗、藝術節、親子活動等空間,成為「里山地景實驗性山村」核心。
       2.教育推廣—至114年5月已服務超過2,300名學生參與食農教育與環境體驗課程。
       3.文化延續—以藝術、意象與導覽設施,重現藍腹鷴、古道與水梯田文化記憶。
       4.觀光發展—為淡蘭古道北路增添新亮點,帶動社區展銷農產品及旅遊經濟。
       5.永續效益—減碳效益達131.67 tCO?e,並建立瀕危物種復育機制,提升生態韌性。
       6.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平均每投入1元可創造4.02元社會效益,展現工程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