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梅溪上游野溪災害治理工程
- 更新日期:
- 瀏覽人次:24
治山防災類-優等
老梅溪上游野溪災害治理工程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
■專案管理單位(代辦機關):
■統包團隊:
■設計單位:豐華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監造單位:豐華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承攬廠商:復國營造有限公司
■契約金額:新台幣13,293千元
■工 期:108年7月11日至109年6月24日
工程內容:
1.漿砌石護岸850.3m
2.乾砌石護坡18.5m
3.固床工18座
4.灌溉暗溝1處
5.鋪排塊石543m2
6.鋼筋混凝土管埋設47m
工程之創新性、挑戰性及周延性:
1.施工期間協調右岸地主提供臨時用地,以側邊分段開闢分流渠道進行臨時導水,降低施工過程中水質汙染,並增加工區施工安全。
2.與兩岸地主協商,放寬河道斷面,並將漿砌石護岸緩坡化,以利動物橫向遷徙避免阻斷廊道。
3.工區位於石門嵩山社區百年梯田旁,鄰接陽明山國家公園,採用砌石工法與梯田景觀融合。
4.與地方環保團體充分協商,採納護魚團體建議,緩坡河段護岸基礎採用塊石疊砌,混凝土減量60%。漿砌石基礎縮短施工中河道擾動時間,縮小基礎開挖面並減少水泥對水質汙染。
5.縮小固床工跌落高差,或於固床工下游施作緩坡式砌石保護工,維持縱向廊道暢通。溪床中原有巨礫盡量予以保存,增加水棲動物避難生存空間。
6.利用固床工抬升水位,修復左岸灌溉圳路引水設備,引入上游管涵供灌溉使用。銜接段以暗渠設計,防止邊坡崩塌土石阻塞灌溉溝,暗渠增設清理人孔、沉砂空間及排砂管涵,利於日後維護管理。
7.透過空拍影像套繪地籍圖向地主說明,協助地主了解土地權利範圍,並協調調整護岸線型使河道回復原有水利用地範圍。製作施工前後正射影像,比對紀錄工區變化。
8.部分喬木位於河道行水區阻礙水流,與地主協商將大型樹木移植至河岸私有土地旁,協助恢復林相並進行棲地保護。
優良事績及顯著效益:
1.由於多次災害造成上游水路改道,致使兩岸地主存在用地爭議。本工程透過空拍影像套繪地籍圖向地主說明,協助地主了解土地權利範圍,經過多次協調調整護岸線型,還地於河使河道回復原有水利用地範圍。
2.工區範圍屬於自來水公司取水水源保護區,本工程利用側邊分段開闢分流渠道進行臨時導水,降低施工過程中水質汙染,並增加工區施工安全。
3.部分喬木位於河道行水區阻礙水流,與地主協商將大型樹木移植至河岸私有土地旁,協助恢復林相並進行棲地保護。緩坡式護岸避免阻斷橫向遷徙廊道,考量山區野溪魚類洄游特性,固床工降低高差及採斜面緩坡化設計,減低縱向阻斷維持廊道通透性。
4.修復左岸灌溉圳路引水設備,協助恢復下游約3公頃農田灌溉功能。穩定溪岸保全兩岸農地約5公頃,兼顧生產、生活、生態之「三生農業」。
5.工程穩定兩岸坡趾及邊坡,整體防砂量約5000立方公尺。棲地環境整體穩定後,利於水生動物及溪濱植物生存,營造出優良生態環境,結合社區活動成為社區導覽解說基地,後續由社區志工團隊認養,進行巡檢、環境整理及植栽綠美化工作,達到永續經營目的。
評鑑小組綜合意見:
適度的進行河道修復及崩坍地治理,重現並修復當地百年梯田樣貌,完工後深獲當地居民的肯定與支持,為一成功且有感的施政策略;完工之場址目前已獲社區志工團認養,有效落實永續維護管理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