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溪鐵路橋上游治理二期工程
- 更新日期:
- 瀏覽人次:761
大溪溪鐵路橋上游治理二期工程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
設計單位:山林技術顧問有限公司
監造單位:山林技術顧問有限公司
承攬廠商:昌豐營造工程有限公司
契約金額:新台幣21,400千元
工 期:104年07月03日至105年04月16
工程內容:
1.固床工4座
2.漿砌石護岸 左岸208m 右岸229m
3.隔牆3座
4.防汛階梯2座
5.喬木142株、灌木3250株
工程之創新、挑戰及周延性:
創新性:
多元固床工設計:利用固床工將水流衝擊傳導至兩側,提高穩定性,並考量營造地景。
消弭藍綠帶隔閡:複式斷面緩坡化1:1-1:0.5漿砌塊石設計,兼顧水域陸域橫向廊道,配合原生種植生,融入地景並拉近生物圈距離。
挑戰性:
整合各單位意見:河段內協調單位繁多、社區居民及地主,各方意見分歧,經多次會議協調,工程才得以順利進行。
克服東北角特殊氣候施工:施工期間每逢豪雨,水位變化急遽,增加施工難度。位處東北季風迎風面,秋冬水量大影響工進。
周延性:
完整評估調查及監測:量化工程效益指標並進行延續性調查與監測。
生態跳島及保留原生樹種:利用廢棄鐵路橋橋墩,種植越橘葉蔓榕及誘鳥植物做為生態跳島並保留原生樹種,減少棲地擾動。
優良事績及顯著效益:
1.砌石工法使用除了採用現場塊石,同時亦外購在地蘭陽溪清疏土石,以減少混凝土用量,提高減碳量施工期間落實各項安全措施及勞工安全訓練,使本工程無發生勞安事件。
2.工程中鋼筋混凝土減量及植栽固碳總計減碳814公噸,年減碳量約3.12座大安森林公園。
3.保全大溪居民360戶,1828人生命財產安全。
4.保護東部幹線鐵路橋及台二線等重要交通之安全。(宜蘭線經過大溪溪,每日約44車次、推估約8800人次)
5.維護大溪居民及漁港觀光客往返要道通行安全。
6.利用CCHE2D進行完工後的模式分析 (50年重現期距之洪水事件)溢淹狀況及橋樑阻水效應明顯改善、橋樑區流心穩定控制。
7.沖刷量體減少48.6%,淤積量體減少35.51,總量體變化減少50.67%,有效調節土砂下移狀況。
相片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