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類-大北坑六鄰及戶外教室環境改善工程
- 更新日期:
- 瀏覽人次:515
設施類-大北坑六鄰及戶外教室環境改善工程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
設計單位:艾力肯創意生活有限公司
監造單位:艾力肯創意生活有限公司
承攬廠商:全恒營造工程有限公司
契約金額:新台幣7,280 仟元
工 期:105年06月13日至105年12月28日
工程內容:
1.紅土步道(厚10cm)103 M²
2.鋪設點焊鋼絲網100.8 M²
3.花崗石緣石102M
4.透水鋪面16 M²。
5.碎石鋪面159 M²
6.漿砌石護坡55 M²
7.土包袋施作1式
8.甲蟲復育區意象4座
9.微型風力發電燈具200座
10.等高耕作海拔高程字體2座
11.水保寶模型1座
12.發現東方美藝術陶板畫1式
13.解說牌1座
工程之創新、挑戰及周延性:
創新性:
1.在茶園等高耕作區,施設等高線349、350等特殊意象大型數字,在入口處除吸引參觀人潮,更能有效解說等高耕作。
2.園區中水保寶意象之設置除水循環之議題營造,在入口處還兼具迎賓之效。
3.原有戶外教室部分設施老舊、創意不足,為增添親子互動及氣候暖化等多樣性主題,設立水循環體驗區,並結合當地產業特色提高民眾參訪意願,達到體驗教育功能。
4.設置獨角仙四態意象,除吸引遊客更便於解說,以達本園區主題樂園設置目的。
挑戰性:
1.施工期間未將園區關閉,妥善安排施工步驟,以低擾動方式施工,並調整參訪動線兼顧施工程序及遊客安全,力求工期內參訪來賓不受施工阻礙。
2.以傳統工法乾砌塊石護坡,可讓生產環境安全無虞且兼顧景觀造景的功能,但具砌石工法之技術工不易尋覓,本案以在地砌石經驗豐富之工人為主,使完成面能兼具安全及美觀,並達到技術傳承的目的。
3.水循環教育與地景環境結合,收集地表逕流成為互動教具,啟發小朋友對水循環的好奇心及學習動機,融合主題性及趣味性讓水循體驗變有趣好玩。
周延性:
1.利用環境地形進行整體空間規劃設計。
2.水循環體驗區,有效收納逕流水,增加雨水入滲保水,防止土壤沖蝕,更可提供週邊農作灌溉之用,有效確保水資源再利用。
3.整體考量樂齡及身心障礙者參訪動線,特別規劃以紅土混凝土步道,摻入當地紅土壤及利用稻穀鋪面,塑造粗糙面及身障輪椅所需之坡度,達到友善樂齡環境空間發展。
4.配合季節施工,進度順利與安全。
5.適時適性依現地狀況調整施工工項與方式,以提高工程進度與安全順利。
優良事績及顯著效益:
1.有效提升及強化水土保持戶外教室解說功能,創造多樣性解說主題。
2.營造友善之生產環境及動線,也創造安全之農耕環境。
3.改善排水不良情形,且將水源有效收納利用。
4.作為社區產業教學使用之園區。
5.吸引許多遊客來訪、體驗農村,提升在地的農產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