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鐵坑溪治理二期工程
- 更新日期:
- 瀏覽人次:35
治山防災類-優等
打鐵坑溪治理二期工程
執行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
設計單位:森堡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
監造單位:森堡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勇翔營造有限公司
契約金額:新臺幣16,710仟元
工程內容
1.預鑄塊護岸長:375m
2.固床工:4座
3.下游緩坡式固床工:1座
4.深潭營造:2處
5.生態廊道:3處
6.低水路營造長:153m
7.拋塊石:1,180m3
8.灌木種植:2,728株
9.喬木種植:150株
10.稻草蓆撒草種:1,200m2
11.客土袋堆疊:2,762包
12.水土保持構造物解說牌:3座
13.遠端安全監控錄影系統:4處
14.水標尺遊客警示:1處
15.永久警示設施:2處
工程之創新性、挑戰性及周延性
1.複合強度護岸,下部結構採高強度RC設計,抵抗水流衝擊及側土壓力作用;上部結構採兼具強度、施工快速、植生容易及美觀等特性的預鑄槽方式設計。
2.護岸牆面採用造型模板,增加牆面粗糙度,可減緩水流流速增加動植物活動及攀附生長。
3.河道蜿蜒,施工場域狹窄,承造廠商反覆測量,線型曲度及造型模板接縫等細節均控制良好。
4.因應地域性多變氣候,使用快速較不受天氣影響之預鑄工法設計,兼顧安全及工期。
5.本工程預鑄塊為現場製作,其模板為自行研發組裝,可依現場地形或工程收邊(尾)需求微調形狀大小,使預鑄塊更能符合現況。
6.可適用曲率半徑>15.67公尺之河道場鑄式可塑性高,隨時可再調整,以符合更小之曲率。
7.造型模板採整模設計,全工程模板無裁切,減少材料浪費。
8.營造水域環境及棲地補償,降低工程施作對生態沖擊影響。
9.完成後賦予植生,可穩定坡面,防止沖蝕,連結水域陸域生態系統。
10.護岸頂客土袋堆疊搭配開挖裸露坡面稻草蓆敷蓋及撒播種子,迅速回復植生,減少坡面土砂流失。
11.固床工考量溢流水沖擊,下游面採以卵塊石拋填一定長度,有效兼具護坦功能及營造下游面的生態環境。
12.河道中央設有低水路,可導正流心,使枯水期時仍可維持生態基流量,亦可提供魚類朔溪而上。
13.兩處深潭營造,形成猶如自然溪流不規則的潭瀨鑲嵌。
14.拱形固床工,可集中水流於河道中心,避免護岸基礎淘空。
15.固床工控制水位高程,民生灌溉引水不間斷。施工過程中雖徒增擋排水作業需求,仍保持引水暢通。
16.與桃園市府跨域合作,配合護岸後方步道興建。
17.還地於民,解決農民多年河道占地問題。
18.工程範圍內三座生態廊道,有效連結兩岸森林生態環境。
19.預鑄單元縫隙可種植灌木及花草類,增加植生復育機率。
20.緩衝綠帶設置,可穩定邊坡、防止沖蝕,更可連結水域陸域生態系統並改善地方環境及視覺美觀。
21.本案所有喬、灌木及花草植生種類皆以本土之水土保持植物為主。
22.右岸大規模崩塌,土石堆積河道影響通洪斷面,以迴避方式改變河道線型,保護施工人員安全,減少後續清運土方之浩大工程。
23.製作導覽解說牌,使遊客了解整治沿革、設施功能,具教育意義。
優良事績及顯著效益
1.本預鑄塊工法108年7月通過「中華民國專利證書」取得。
2.本工程經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等共3次品質稽查均為甲等,工程品質受各界肯定。
3.完工後可保護(1)石門大圳(2)百年紅橋古蹟(3)桃園地區防災緊急備援井6口(4)台3乙沿線及石門二號橋(5)野溪沿線農田及住戶等重大保全對象。
4.改善河床坡度,控制流心,防止兩岸繼續淘刷,減少崩落砂石下移,減免下游河床日漸淤高。
5.護岸利用預鑄單元多孔隙設計營造多樣性的棲地,減緩水流流速,增加水域變化,提供生物生存繁衍空間。
6.河岸種植喬木與灌木,可提供遮蔭效應調節水域的微氣候;低水護岸之凹岸種植挺水植物,提供水生生物優良之棲息環境,並讓藍帶與綠帶結合使生態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