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鎮南平社區食農生產體驗環境改善工程
- 更新日期:
- 瀏覽人次:53
設施類-優等
新埔鎮南平社區食農生產體驗環境改善工程
執行機關: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北分署
設計單位:程泰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
監造單位:程泰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尚鋐營造有限公司
契約金額:新臺幣6,322千元
工程內容
1.食農教育場域營造4,500㎡
2.高架菜圃1.2x1.2m,3座
3.砌石護坡L=200m,H=2.5m
4.入口大門意象1座2.5mx 2.5m
5.生態池設施及排水設施改善130x0.6x0.6(m)
6.解說設施40cmx40cm,3處
7.綠美化A=600㎡
工程創新性:
1.結合在地文化與特色的多重農遊,透過種植不同菜園型式,營造食農體驗有趣經驗,種植有機菜園符合有機無毒飲食體現,打造全新的食農教育場所分區體驗。
2.結合農地活化與綠水生態:可增加生物棲息躲藏空間增加生物多樣性,提供蓄水淨水沉澱功能,讓生物蜻蜓回來,小黑蚊不見了。
3.低量體設計維持基地自然完整性:不過度設計重新整理,維持農村地景完整性,塑造豐富的空間紋理與和諧的秩序,加值農村的地點感與空間美學。
4.維持傳統砌石地景,恢復保留祖先的智慧:因此過去祖先即運用在地的卵石就地取材砌築砌石駁坎,惟經歲月的摧殘,多數砌石駁坎與水溝已損壞,因此本工程利用在地傳統的砌石地景容貌。
工程挑戰性:
1.工區現況調整施做,盡量保留既有原貎,採用最小限度以達到有效整地目的,低碳、擾動、施工簡易。
2.交通要道,交管困難度提高。社區生活需求考量,緊鄰馬路,交通維管和道路交通對工程作業有極大限制限制。
3.精準施工,嚴控施工流程的功能利用較為繁瑣,新舊交界社區種植區田野的配合,必須多方考量逐一檢視施工過程及測試方能達成目的。
工程周延性:
1.順應地形安全空間:考量人為動線,改善出入口車行空間,農遊安全性提高,提供結合小型文化展演活動及小農市集社區之大型場所。
2.保留既有溝渠,維持生物棲息:場域經妥善規劃設計予以保留,使環境勿過度人工化,成為生物棲息與民眾遮陰場域。
3.結合社區體驗導覽優化動線步道:本工程配合社區體驗活動優化動線步道,更趨完整的環線通道,足讓遊客輕鬆親近大自然,更可改善在地農民田間管理的作業安全。
4.農村旅遊結盟,加深在地居民對自己家鄉的認同感,並與新埔大墩山休閒農業區結合在地資源涵蓋了新埔知名的柿餅和水梨,以及仙人掌、蔬菜、咖啡等產業,專區的劃設,結合新埔客家小鎮的古蹟觀光,整合人文、自然生態、田園景觀和農村文化等,吸引來到此地的旅客駐足,特色遊程。
優良事蹟及顯著效益
1.結合新埔亮點社區合作計畫,延續農村旅遊主題行程,搭配本案施作特色食農教育軸線,串聯周邊特色資源點與在地青農主題據點。
2.以友善通用設計為概念的公共休憩場域,導入食農教育解說教育設施及生態隙地空間營造,增添生態及食農田園景觀的互動性。
3.設計上保留田野間社區種植區域,不僅在設計的過程中教育了當地居民及孩童,也保育了當地的蜻蜓生態,更讓在地的蚊蟲減少,使生活、生產、生態及教育在農村永續發展過程中,實踐「生態農村在我家」的核心精神與價值。
4.改善完成後能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確保遊憩的安全性,強化住民對社區的認同感。
5.社區藉由舉辦活動,除收費開創社區直接財源外,也間接帶動社區相關休憩產業,每年可創造產值。
相片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