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社區賞螢區周邊環境改善工程
- 更新日期:
- 瀏覽人次:258
治山防災類類-大湖社區賞螢區周邊環境改善工程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
設計單位:程泰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
監造單位:程泰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
承攬廠商:璟德營造有限公司
契約金額:新台幣9,800千元
工 期:105年08月10日至106年01月 03日
工程內容:
1.新設A型擋土牆 L=169m
2.新設漿砌塊石溝 L=167m
3.新設漿砌塊石溝 L=99.5m
4.新設漿砌塊石靜水池1處
5.新設靜水池1處
6.新設截水溝L=12m
7.新設木排樁護坡 L=83m
8.新設漿砌塊石護岸 L=36m
9.植草,鋪植草皮,假儉草共1590m²
10.客土袋共3064袋
11.既有擋土牆洩水孔套管鑽孔L=37m
12.新設漿砌塊石溝蓋板一處
工程之創新、挑戰及周延性:
一、工程之創新性:
(1)設計景觀擋土牆配合鋼軌樁打設可減少開挖擾動,亦可增加構造物基礎穩定,且背填減量開挖,採鑽孔埋設透水網管後鋪設清碎石可過濾水質,營造螢火蟲舒適的環境。
(2)生態過濾系統設計:配合灌溉渠道,種植多元的植物,營造豐富且多元的生物生長空間,並運用周邊大自然水脈的循環系統,造就了一個天然淨化水質的效果,提供生態棲息的活水空間。
(3)新空間的營造與舊觀念的衝突,在材料選擇上,安全景觀兼顧,木排樁護坡保護邊坡穩定,節能減碳達到營造友善棲息生態平衡。
二、工程之挑戰性:
(1)基地為陡峭山坡、含水量高邊坡易崩落為營火蟲棲地,假日遊客眾多,包商施工小機具避免擾動假日避免施工並施行交維採用最小限度以達到有效施工目的保持螢火蟲環境。
(2)工區位於山上,道路蜿蜒狹窄,材料機具運送非常不便,需妥善控制數量及施工順序,並配合農忙時農產品運輸避免衝突。
(3)保留植栽、兼具維護自然功效:以工區現況調整施做,盡量保留原有植栽,營造與維護管理出生態與綠美化兼具之綠地空間。
三、工程之周延性:
(1)降低混凝土用量,營造溝渠設計以砌石溝,形成螢火蟲幼蟲微棲地,並考量背填處透水網管過濾水質砌石溝導流,做為棲地生態。
(2)客土袋堆疊搭配開挖裸露面鋪植草皮,最小挖填、尊重生物棲息空間:採用最小限度以達到有效整地目的,於工程施工中盡量減少環境之擾動,與地景環境融合迅速回復植生,減少坡面土砂流失。
(3)活化農村以點連線、以線帶面,期待透過營造生態棲地規劃,提升具有農村色彩、休閒遊憩、環境教育等;結合生活、生產、生態三方面建構農村特色促進社區產業及增進農村社區之共識。重視保存在地植生與生態環境之精神,保留在地記憶。
優良事績及顯著效益:
(1)改善邊坡排水系統,使其發展成為生態棲地及安全並重之環境,改善環境提升農村效益。
(2)教育之農村再生:朝生態環境等面向,以環境教育瞭解園區環境運作,架構一個具生命力、有延續性的工程成果作為鄰近學校學生戶外教學之目標。
(3)工區以安全改善原本凌亂空間,創造賞螢廣場,景觀煥然一新,並可串聯帶動周邊區域觀光,並讓外來遊客共享農村知性之旅。藉由活動舉辦,多方異業結合,創造農村深度旅遊,提高在地社區收入。
相片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