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市DF020土石流潛勢溪流支流災害防治工程
- 更新日期:
- 瀏覽人次:12
治山防災類-佳作
桃市DF020土石流潛勢溪流支流災害防治工程
執行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
設計單位:森堡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
監造單位:森堡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承盈營造有限公司
契約金額:新臺幣3,670千元、變更後3,508千元
工程內容
1.護岸:233m
2.固床工:4座
3.砌石固床工:7座
4.版橋:1座
5.橫向生物通道:2座
工程之創新性、挑戰性及周延性
1.混凝土砌石護岸依據水理分析結果設置,配合固床工外觀以現地塊石砌石施作,融入現地地形。
2.於用地許可範圍內增加河寬,兩岸護岸採不對稱且非直線配置,除能現地景觀調和外並可達工程減量及安全性目的。
3.兩岸斜率非定值設計,更符合現況地形坡度,減少工程匠氣。
4.利用砌石固床工調整河道坡度與原溪中巨石保留溪底自然基質,形成猶如自然溪流不規則的潭瀨鑲嵌。
5.坡面設置橫向截水,確保雨水順利流入溪中。
6.護岸表面塊石縫隙種植腎蕨,增加植生復育機率。
7.利用土袋包堆疊護岸頂端,有效增加坡面排水減少雨水沖蝕,並於土袋包中添加適當種子,使植生快速覆蓋。
8.河道蜿蜒,工程人員放樣作業確實,反覆回測,致護岸線型曲度控制良好。
9.現採大塊石均仔細挑選較平整部分作為護岸斜面,甚至利用工具鑿剖塊石至所需形狀,可增加塊石間連結穩定,亦可
增加石材之可利用性及視覺美觀。
10.固床工下游面及護岸基腳回填大塊石,減低水流沖刷影響。
11.不以等寬渠道化設計,是以順應原有地形蜿蜒曲折之線型設計,可減少擾動。轉彎段加寬河道斷面,其可降低流速,
增加水流入滲面積及空間具有制洪效果,並增加生態復育功能。
12.上下游起終點額外收尾工程滿足地方需求,使主工程與現況河道及坡面平齊順接,避免造成未整治段不必要擾動。
13.依兩岸既有排水需求埋設涵管,避免造成不必要坡面沖刷。
優良事蹟及顯著效益
1.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工程查核為甲等。
2.本工程所有石材皆為現地採取,屬節能減碳之工法。
3.改善河床坡度,控制流心,防止兩岸繼續淘刷,減少崩落砂石下移,減免下游河床日漸淤高。
4.護岸利用現採塊石,並考量多孔隙設計營造多樣性的棲地,減緩水流流速,增加水域變化,提供生物生存繁衍空間。
5.河岸種植喬木與灌木,可提供遮蔭效應調節水域的微氣候;低水護岸之凹岸種植挺水植物,提供水生生物優良之棲息
環境,並讓藍帶與綠帶結合使生態更豐富。
6.保護河岸300公尺、房舍5戶、邊坡300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