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邊選單開關

關於分署

水保做好沒煩惱 農村幸福樣樣好
:::

旱坑里11鄰旱北橋下游野溪整治工程

治山防災類—旱坑里11鄰旱北橋下游野溪整治工程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

設計單位:乾坤技術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監造單位:乾坤技術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承攬廠商:東詮營造有限公司

契約金額:11,961仟元

工 期:105年02月22日至106年02月16日

工程內容:

1.護岸295.3m

2.固床工18座

3.擋土牆24.5m

4.漿砌石護坡65.5m

5.護欄124.4m

6.人行階梯一座、磚砌階梯一座

7.版橋一座

8.彩葉山漆莖300株及田代氏石斑木300株

工程之創新、挑戰及周延性:

1.規劃設計階段及與當地社區民眾溝通,配合現地既有磚造民房於護岸出水高採用橘色陶磚及抿石子施作,並於護岸設計造型模版採用當地觀光特產柿餅圖騰使治山防災工程融入地方風情(8處),除保護溪岸功能外,亦融入周邊景觀及地方農產特色。

2.特色護岸配合觀光園區區段設置使其發揮最大經濟效益,其餘區段仍以防災功能為考量的RC護岸。

3.漿砌石固床工不僅維持溪床的穩定,砌石構造使構造物融入自然景色並提供生物多孔隙的休憩空間,上、下游施作漿排石設施,增加消能能力並營造淺潭並增加護岸穩定性。

4.野溪轉彎段溪寬依現地調整放大降低流速減緩沖刷。

5.溪岸老樹予以迴避,保留既有植生綠帶,迴避方式採用避免大開挖及符合溪水通洪斷面需求下調整護岸線型予以保留。

6.造型模板於施工前規劃組立高度及位置,確保不同材質護岸間模板銜接平順,外觀均為整模且上、下交丁配置,達到整齊美觀的效果。

7.施工區域狹小,施工需詳加規劃施工順序及進出動線,且工區溪岸陡峭且溪寬較窄,施工時須注意天氣情況並加強勞工安危訓練,依照臨時防災放置救生圈及逃生路線告示牌等設施,指引施工人員逃生路線及安置工程機具,施工期間未發生任何工安事故多。

8.施工地點鄰近遊客行走路線,為避免發生工安事故於各工程機具出入口設立告示牌及警示設施避免發生遊客誤入發生意外,施工期間未發生任何工安事故。

9.為使行人有更安全的交通環境,於本工程施作人行便橋並以陶磚進行裝飾,將安全與當地特色與以連結。

10.利用既有磚橋特色融入工程設計中,使新設防災工程仍有傳統風情。

11.銜接前期工程使整治效果更為全面使整體流域成為完整的排水系統。

工程優良事績及顯著效益:

1.本工程整治後防砂量約為2,000立方公尺,可保護邊坡面積約2.2公頃,房舍約15棟,橋梁3座,及周邊居民及觀光遊客、旱坑路(含產業道路道)約200公尺等安全。

2.本工程治理後增加植裁覆蓋面積0.8 ha,預估20年內約可吸收二氧化碳3.8公噸。

3.工區位於觀光區內,平時便有觀光人潮,因此遇假日便不進行施工,減少工安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4.工程施工期間遇農產節慶,為避免施工造成影響,施工團隊積極與當地居民協調,在施工進度與居民生活間取得平衡。

5.融入當地特色的防災工程,配合新製的導覽告示牌使工區成為新的遊客遊憩路線為當地當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