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邊選單開關

關於分署

水保做好沒煩惱 農村幸福樣樣好
:::

蘇澳鎮朝陽社區漁港周邊環境改善二期工程

設施類-優等
蘇澳鎮朝陽社區漁港周邊環境改善二期工程

執行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
設計單位:天堂島環境顧問有限公司
監造單位:天堂島環境顧問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晉通營造有限公司
契約金額:新臺幣9,520仟元

工程內容
1.土木工程
❶ 停車場:1座,小型車:26台
❷ 瀝青混凝土道路:1,260m2
❸ 混凝土道路:70m
2.排水工程
❶ 自然砌石河道:35m
❷ 砌卵石溝:60m
❸ 引水道:100m
❹ 箱涵:44m
3.景觀休憩工程
❶ 眺景小山丘:1座
❷ 石刻橋欄:2座
❸ 休憩花架:1座
❹ 石座椅:62m
❺ 高壓透水磚鋪面:245m2
❻ 仿自然碎石舖面:350 m2
4.植栽工程
❶ 原生喬木種植:27株
❷ 灌木種植:1,544株
❸ 草皮鋪設:3,200m2
工期:2020/08/03-2021/05/31

工程之創新性、挑戰性及周延性
創新性:
仿當地傳統木結構及融入海洋意象之賞景休憩花架:休憩花架結構仿當地傳統之木造房結構形式,座椅下基礎亦仿傳統住屋之砌石牆,斜撐並以朝陽社區漁民於本海域外海常見之海豚為造型,圖案融入傳統文化語彙並以藍白配色呼應海與天之顏色,為國內少見之手法,具有創新及獨特性。
挑戰性:
以繞流來創造人行道需要開闢新的河道擋土牆砌石施作期間,正值下雨季節,河道圍水結構施工之克服以拱洞造型之牆面來交界水泥箱涵與砌自然石駁坎,解決結構及造型銜接之難題,又藉此創造優美橋梁景觀。
周延性:
電線桿電線地下化,純化整體景觀:在有優良之山景海景的地方,純粹的美感很容易被電線及電線桿所破壞,因此提出電線桿減量之願景透過各種協商來促成一個美好的環境,本分局邀請各相關單位進行協商,甚至停工等待地下化施工,成功達成此願景。

優良事績及顯著效益
1.優良事蹟:
❶保留社區道路及公園之觀海視野檢討本公園入口望向海平線之視線,將設施及喬木區隔在視野外側,使讓遊客於本公園及社區道路可享受最直接的海洋視野。
❷停車場原有喬木保留,透水停車場停車場為本期工程配合海港計劃分區之重要建設,停車場配置配合現
喬木位置調整,使現有喬木優美的姿態成為停車場美麗的端景。停車格以碎石級配來當停車位,透水降溫
且有自然公園之效果。
❸三面光河道改為砌石近自然河道同時增設人行道原有停車場用地與馬路間之水道為三面光水泥筆直之河道,
且無人行道,假日常造成人車爭道之險狀~利用將河道往公園方向繞流之機會,讓出人行道及保留現有喬
木,再增加行道樹,使這裡變成親切安全又美觀之休憩賞景步道。排水改善採多孔隙砌石方式,擺脫過去
三面光工程手法,除營造優美砌石護岸景觀外,河道之中央亦擺設大石數顆,除可讓魚群休息之亦有助於
生態棲地環境營造。
❹引導湧泉活化既有水池且創造停車場水流景觀既有水池因水位較河道高,無重力式補水,需以動力來補充
水位,故除了耗電外,亦因補水頻率不高夏日溫度易提升故滋生大量綠藻使得視覺不佳且有異味~
本期引入西側水池湧泉出流水及本區自有之湧泉,將水引導至停車場中央分隔綠帶再流至一期水池,有效改善水池成為活水,又增添停車場美妙水景。
❺開闢迴轉道解決海港假日車輛堵塞問題每逢假日朝陽漁港常塞車在河道與龜山之間狹窄道路,本期工程除拓寬此段道路,開闢人行道,並增加由海港繞經停車場之迴轉道,可有效分流來解決海港假日車輛堵塞之問題。
❻看山看海看聚落之眺景山丘在基地北方與海港交接處斜坡上規劃設計填出眺景土丘,除可眺望港口,海洋,純淨山景聚落,亦是本公園與海港清淤之沙丘做一視覺前景及區隔。
❼仿當地傳統木結構及融入海洋意象之賞景休憩花架休憩花架結構仿當地傳統之木造房結構形式,座椅下基礎亦仿傳統住屋之砌石牆,斜撐並以朝陽社區漁民於本海域外海常見之海豚為造型,圖案融入傳統文化語彙並以藍白配色呼應海與天之顏色,塑造優雅親切空間氣氛,並得到社區鄉親之認同。花架朝向則於放樣時,刻意調整成正對海平線視野中心線,以得到最佳之賞景休憩效果。
❽電線桿電線地下化,純化整體景觀本案馬路過河之處數根電線桿矗立,使得入口景觀往海看過去被數根電線桿電線所大大破壞~ 本工程於設計階段即由本單位主導,設計單位協助規劃,協調數單位:
社區發展協會,里長,社造單位,臺電,自來水,電信局,宜蘭縣政府,蘇澳鎮公所,及宜蘭立法委委員來共同促成電線桿電線之地下化,使優美之海景山景得以純化不受電線桿電線干擾,歷經一年半,除數次會勘協調及各單位之內部作業程序等待,甚至工程大致將完工前又停工三個月以等待電線埋管施工完成再繼續施作。結果得到非常美好純淨之景觀效果。
2.顯著效益:
❶自明性的農村景觀營造-
利用基地條件,改善排水景觀,導入生態設計手法,考量周邊海港,海洋及山脈地景及傳統住屋形像加以整合。充分體現當地農村自然環境。
❷改善漁港休閒空間-
過往農村道路往往缺乏人行空間尤其假日車輛阻塞遊客居民更是難以行走。本工程透過增加阻塞段外停車場之興建,現有河道繞道創造綠蔭步道,及走入園區之觀海人行道再加上漁港迴轉道開闢,使本區徹底人車分道,配合公園大片草坪及觀景山丘及水體改善設計,整合空間。使遊客居民均能享受美好之山海及港邊空間,以創造海港聚落整體休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