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牛欄河工程
- 更新日期:
- 瀏覽人次:1283
第11屆公共工程金質獎•治山防災類
一、工程內容:
- 河岸二側下層砌石護岸766公尺。
- 上層砌石護岸634公尺。
- 固床工11座。
- 砌塊石階梯3座。
- 緩衝綠帶植生1式。
二、工程之創新性、挑戰性、周延性:
- 護岸及固床工採用現場大塊石作為自然材質之材料,並考量多孔隙設計,營造多樣性棲地環境,同時減少混凝土用量及土石方就地平衡,減少泥沙下移,達到節能減碳、生態與防洪並存之功效。
- 利用複式斷面設計,維護水生生物在枯水期之生存棲地,並保持陸域及水域廊道暢通,避免阻礙生物之棲息及繁衍。
- 河岸種植喬木與灌木,可提供遮蔭效應並調節水域的微氣候;低水護岸之凹岸種植植物,提供水生物優良之棲息環境,並讓綠帶與藍帶相結合,使生態更豐富。
三、優良事續及工程效益
- 防止溪床持續下切,有效穩固兩側坡腳,避免因淘刷造成邊坡崩塌,完工後達到自然生態與安全並存之固床設施。
- 河道採用複式斷面控制溪溝流心,有效排放洪水保護兩岸土地避免遭受淘刷沖蝕、減少土壤流失。
- 本工程與上期施工界面順暢一致,且既有護岸補強亦同時考量現地環境採用塊石配合混凝土基礎補強之工法,使前後期達到工程及景觀之一致性。
- 護岸於設計時即可考量減少開挖面,利用塊石護岸配合台灣欒樹、腎蕨、雲南黃馨及夾儉草毯等喬灌木混搭構成緩衝綠帶,營造動、植物生長基盤,達到自然生態、安全並存之環境。
四、綜合評鑑或建議事項
- 設計時充分考量牛欄河現地環境及居民意見,以就地取材及近生態工程為原則,減少混凝土用量及土方挖填平衡,採最小限度介入達到有效整治目的,以減少環境擾動,達到節能減碳、防洪減災及景觀美化等多樣化目的。
- 本工程及前期施工界面順暢銜接,工法一致,保護復育效果佳,並履次獲得當地居民讚賞;另品質進度及相關文件亦管理良好值得肯定。
- 複式砌石護岸完成面線型整齊流暢,施工品質關控良好。